WOWTRAN Website
  • Home
  • Language solutions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Escort Interpretation Notarized Translation Engineering Translation Paper Translation Legal Translation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Localization Services
  • News
    Company News Industry News FAQs
  • About Us
    Company Profile Corporate Culture Company Qualification Team Introduction Cooperative Clients
  • Contact Us
    Business Cooperation Careers
|
Home > News > Industry News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下)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8-01 点击数: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二、语言不可译性








三、文化不可译性






-----
-----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产物,都有其久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国家、民族独特的发展历程、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情风俗等等都具有独特性,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造成文化上的不可译性。


-----
-----

                            比如,汉语文化中的亲属称谓特别丰富,同样一个身份可以有多达十几种说法。“妻子”在不同场合可以是“太太”、“老婆”、“夫人”、“贱内”、“糟糠”等等,甚至可以用“家里的”、“我们家那位”、“母老虎”代替,不同的表达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可是译成英文的时候,除了“wife”实在找不到太多合适的词汇来应对。


-----
-----

                            爱斯基摩人因为身处北极圈,常年与雪打交道,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多跟雪有关的词汇,如果他们跟赤道地区的人交流,雪肯定是一个谈话禁区。同样,要让欧美人理解中国科举制度中的“状元”,也肯定要费一番口舌,只能凭空造出一个“zhuangyuan”来。


-----
-----

                            不同文化会赋予某些意象以特殊含意。比如,“江南”在中国人的大脑里绝不是简单的“长江以南”,跟它相关联的可以是“烟花三月”,可以是“意气勃发”,还可以是“去国怀乡”,种种情感都能附加在这个英美人眼中简单的地理名词上。反过来,作为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看到“shepherd”这个词时,脑中浮起的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而已,又有多少人会把它跟耶稣、跟救赎联系到一起呢?


-----
-----

                            事实上,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会组成“混合双打”,给译者以无情的痛击。曾经有人编了一段盖茨和乔布斯的对话,来调侃这两个风云人物:

Bill Gates: "So, how's heaven, Steve?"

Steve Jobs: "Great!It just doesn't have any wall or fence."

Bill Gates: "So...?"

Steve Jobs: "So, we don't need any Windows and Gates. I'm sorry Bill, I didn't mean to offend you."

Bill Gates: "It's ok Steve, but I heard a rumor."

Steve Jobs: "Oh, what rumor?"

Bill Gates: "That nobody is allowed to touch Apple there."

Bill Gates: "And there is no Jobs in heaven."

Steve Jobs: "Oh no, definitely there are, but only no-pay Jobs. Therefore definitely no Bills in heaven as everything will be provided free..."


-----
-----

                            在这段对话里,“gate”和“job”的双关使用属于语言层面,而“Windows”和“Apple”则属于文化层面,不仅涉及微软和苹果两大现代企业,还影射到伊甸园中亚当夏娃的故事。身处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人可以轻松体会到其中的幽默之处,但是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来说,要理解它已经是费脑力的活,想通过汉语再现这种双关就更难了。如果非要翻译,只能抓住双关中的“一关”,同时舍弃另外“一关”了。比如译成下面这样,也只能算是一种勉为其难的尝试了:

盖兹:我说,天堂怎么样啊,史蒂夫?

焦布:很好啊!道路平整,不像你们那儿到处是坑。

盖兹:那又怎么样呢?

焦布:所以我们用不着盖子啊!抱歉,我不是说你哦。

盖兹:没关系。不过我也听到了一个传言。

焦布:哦?什么传言?

盖兹:天堂里的苹果都是烂的,而且还贴着胶布遮羞。

焦布:怎么会呢?我们的苹果好评如潮啊,只不过那些已经微软的才会扔掉……





四、该不该译






-----
-----

                            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次,这是目前得到认可的普遍看法。它的着眼点在于文本本身,即,由于语言或文化的差异,源语文本无法转换成相应的译语文本。这种不可译性反映的是“能不能译”的问题,考验的是译者的语言转换能力。事实上,还有一种不可译性,其核心是“该不该译”的问题,它考验的是译者更高层次的意识能力。


-----
-----

-----
-----

                                        比如,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公示语的目的和作用,考虑受众的接受体验。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某些中文公示语以口号的形式呈现,却没有提供实质性的信息,如果照字面翻译,外国人估计除了蒙圈还是蒙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原文就是不可译的。



-----
-----

                            除了公示语,某些文本在编写之初就没考虑过国外受众,虽然在语言上完全可以翻译成其他语种,但是从效果来看,译犹未译甚至不如不译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也属于不可译的范畴。


-----
-----

                            面对种种不可译的文本,译者又该怎么办呢?坦白承认自己“没招儿了”,这也许是有责任心的译者现成的选择。但是别忘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客户,靠翻译吃饭的人往往没有选择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跟客户沟通,争取把不可译元素扼杀在源头。





                                        五、可译性的动态变化与译者个人能力







-----
-----

                            当然,可译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不同的语言文化总是在交流融合,在某个阶段似乎不可译的东西,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可译了。汉语中的“关系”是个很神奇的词汇,原本简简单单,用“relation”或“relationship”就差不多应付过去了,但是随着它的内涵不断扩大,英语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单词可以和它对应了。为了化解这个矛盾,英语世界干脆采取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将“关系”的拼音“guanxi”收入了英语词典。可以预见,这种“零翻译”的手段会越来越多地用于语际的交流。


-----
-----

                            前面说过,(不)可译性是个程度问题,这个程度跟译者自身能力密切相关。对于译者甲来说不可译的难题,译者乙也许轻松就化解了。比如,曾经有很多人挑战“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这个句子的翻译,把它译成“不到俄岛我不倒”、“岛不至吾志不倒”、“若非孤岛孤非弱”等等,当我们觉得这些译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的特点,把不可译性降低到最低的时候,“落败孤岛孤败落”这个译文出现了,从读音到意义,几乎都与原文对应,堪称完美。这就是能力的差异。


-----
-----

                            所以,作为译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意识,把不可译的程度降到最低,才能彰显自身的价值。遇到稍难点的问题,就以不可译为借口来甩锅,显然是生存不下去的。

                            最后,用一个《纽约时报》的例子结束今天的话题。

这张图片中的“纽约时报  驰名‘双标’”显然是仿 拟了广告词中常见的格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如果翻译成图中那样(NEW YORK TIMES “DOUBLE STANDARDS” KNOWN FAR AND WIDE),虽然在意义上跟中文一致,却总让人不尽兴、不解气,有点像气急骂人,说出口的却是“他母亲的”,缺乏力道。那么译成“New York Times, Where Democracy LIES”,大家又有什么感受呢? 

    上一篇:译典|《关雎》 The Grebes Coo
    下一篇: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加入收藏
上一篇: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母校的英文是什么?千万别说是mother school!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363.1-2003
  •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下)
  • 一些我们常见的生活用语,到底应该怎么回答?
  • 深度好文 |译者也有认输的时候(上)

资源推荐

  • “沃”在欧盟企业与江苏省政府政策交流会上显身手
  • 沃领域翻译同传服务助力2021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
  • 沃领域同传服务助力第三届玄武国际创新资源对接会圆满成功
  • 沃领域翻译独家赞助南大外院研会联谊活动
  • 沃领域同传服务助力第二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暨中医药产教融合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要语汇英文参考译法
  • WeChat
  • Hot wire
    Landline4006969469
    Cell phone13813906747
  • Back to top

Sincerely invite agents to join us

After nearly 20 years of unremitting efforts,
WOWTRAN has become a well-known brand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We have advanced trans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atient and meticulous service experience,
and you can replicate our successful model across the country.
Welcome to call us for joining us
Welcome to call us for more information 13813906747 Contact US

Contact information

Room 1106, Floor 11, Tian’an International Mansion, Xinjiekou, Nanjing

4006969469

4006969469@b.qq.com

4006969469

Pre-sales hotline (for corporate clients):
18013999563 (Ms. Sheng, Manager)

Pre-sales hotline (for individual clients):
18013999636 (Yuru)

Business Hours

Our working days are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we rest on national statutory holidays. For special projects, we offer 24/7 services with sincerity.

Emergency contact: 13813906747 (business cooperation)

One-to-one service Wechat

© 2022-203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OWTRAN Co., LTD

苏ICP备08111928号-3